中医药行业迎来一系列重磅利好政策

更新时间:2023-12-22 18:45:40    浏览:0

40976538


当前,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保健和养生,我国也因此迎来了一波健康相关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同时,中医药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春天。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重磅利好政策,中医药行业发展活力迸发,迎来高质量发展。2022年3月,国办颁布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提出了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中医药发展的战略高度,重点强调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指出国家完善药物创新体系,支持药品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原始创新,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加强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药品自主创新能力。2023年1月4日国家药监局就出台《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促进全面加强中药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全过程审评审批加速、全生命周期产品服务、全方位监管科学创新,促进中医药健康发展。2023年2月发布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各省市也陆续制定了中医药发展政策并推动落实,加大医保支付对中医药倾斜力度,中药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且有逐年加速趋势。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促使我国的人均用药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将直接持续拉动医药行业特别是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老年病、慢性病人口的增多,以及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增加,将进一步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潜力和活力。中医药注重整体观、追求天人合一、重视治未病、讲究辨证论治,符合当今医学发展的方向,适应疾病谱的变化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可以预见,未来国家将会更加重视提高中医药的地位,老百姓也会更加信任中医中药在防病治病、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将会更加深入人心,中医药振兴发展前景广阔。

当前,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保健和养生,我国也因此迎来了一波健康相关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同时,中医药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春天。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重磅利好政策,中医药行业发展活力迸发,迎来高质量发展。2022年3月,国办颁布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提出了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中医药发展的战略高度,重点强调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指出国家完善药物创新体系,支持药品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原始创新,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加强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药品自主创新能力。2023年1月4日国家药监局就出台《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促进全面加强中药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全过程审评审批加速、全生命周期产品服务、全方位监管科学创新,促进中医药健康发展。2023年2月发布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各省市也陆续制定了中医药发展政策并推动落实,加大医保支付对中医药倾斜力度,中药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且有逐年加速趋势。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促使我国的人均用药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将直接持续拉动医药行业特别是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老年病、慢性病人口的增多,以及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增加,将进一步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潜力和活力。中医药注重整体观、追求天人合一、重视治未病、讲究辨证论治,符合当今医学发展的方向,适应疾病谱的变化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可以预见,未来国家将会更加重视提高中医药的地位,老百姓也会更加信任中医中药在防病治病、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将会更加深入人心,中医药振兴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