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医药文化的传授主要是依靠“口诀”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然而,在黎族原始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医药文化中,普遍记载着崇神信仰、祖先崇拜、鸡卜治病等民俗。
黎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药草知识,常用各种天然植物治疗骨伤、蛇伤等外伤疾病,黎医诊断病症采用传统的望、闻、问、切,根据经验在野外采摘草药,后配药加工而成,主要流传于环五指山黎族聚居地。
黎族医药技术的传承主要是口传心授、师徒传教,以及自身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黎族医生没有单独的医师、护师,而是将药、医、护融为一体。黎族医药对疾病的诊断方法并不统一,医技治疗手段多同于壮族医师疗法相近。
诊断方法主要是观测和检查4种感觉器官(眼、鼻 、耳、舌),4种感受(形、声、触、味),5种气味(痰、吐物、泻物、小便、血)。这些观测和检查,是以望诊、闻诊、问诊、脉诊这4种诊断方法来进行。
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分为内服法(煮水内服、冲盐水内服、冲酒内服、榨汁内服)、外用法(外擦、外敷、外洗)、捻痧法、佩药法等数种。还可以根据季节与病症的情况,将药物调与食物制成食品,以食物疗法达到防病治病或调补健身的目的。
千百年来,黎族医药深藏于大山中,受语言、文化、风俗、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外人知之甚少,加上黎族医药通常在部族内使用,这样神奇的黎族医药文化基本上只留存于黎族老人的记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丰富的黎族医生越来越少,黎族医药的传承也面临着失传的巨大危机。
黎族医药失传的危机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包括医学界组织,专家等。民间走访、普查、收集、整理以及实验等抢救性保护和资源挖掘的工作也就此展开。
近年来,海南对黎族医药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推进和扶持,使得黎族医药得到快速发展。在海南省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中,也提到要在高校建立黎族医药专业,培养医药人才,推动黎族医药的创新与发展。
一片叶子、一段树枝、一把草根....在黎族医药中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效神奇的黎族医药你了解了多少?一起走进五指山市探索其中的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