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中的平衡医学

更新时间:2023-12-22 11:23:59    浏览:0

39970930


平衡医学是来自中华药都亳州市,诞生于庄子故里的中医药非遗文化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这是清代文学家刘开有笔下的亳州。安徽亳州——中国四大药都之首,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衡医学”,起源于亳州市蒙城县,这里是道家两个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庄子故里,是道家生命哲学思想发源地。

 

  平衡医学创始人王佑三先生,生长于这片土地,从小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他在文稿中写道“我热爱对大自然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探讨”,王佑三在此基础上继承、创新、发展,于1964年创立“平衡医学”。

  到2021年11月2日,王佑三就已经离开我们十五年了。但先生留下的“平衡医学”和他的发明成果,依然在造福着很多人,很多家庭。在蒙城漆园的大地上至今仍流传着“佑三魔膏”的故事,历史不会忘记他,他是从蒙城漆园潘湖村走出来的新中国首批“赤脚医生”,从从上个世纪60年代在村里办“合作医疗点”,一直到90年代,他创下在一个3000村民的自然村医治流血创伤从未使用一粒化学药物和一支抗生素的奇迹;他留下公开出版的医学著作四部,并留下手稿多大上百万字,记录着他身居偏僻乡村却医治来自全国各地疑难病例超过十万的历程。

 

  他从1962年从事医学研究之初,就反对过度使用化学药物和抗生素,他认为以化学药物和抗生素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医学,违背了生命的客观规律,他提出只有挖掘、调动、提高和利用人体的免疫功能防病治病才是“人体健康的钥匙“。以平衡医学理论为依托,为了发现人体免疫力的活动规律和各种天然物质类药物进入人体后与人体免疫功能之间的消长关系,他进行了数千次的自体破坏性试验,在他的手稿中留下记录的试验次数就达到6500多次。

  2000年,王佑三先生的发明成果就获得了“国药准字号”,2018年,王佑三“平衡医学”被认定为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