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包氏正骨,是最具蒙古民族原创特色的蒙医字号正骨术,目前已有200多年历史,在蒙医基础上,创造了“三诊、六则、九结”的蒙医包氏正骨理论。
说起蒙医包氏正骨术的神奇疗效,第五代传承人包斯琴非常自豪。蒙医包氏正骨术属于蒙医正骨术的一部分,也是蒙医正骨术的核心,包斯琴介绍:“蒙医正骨术距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但在三千年的传承中,蒙医正骨并没有文字记录、理论基础、操作章程等。1790年蒙医包氏正骨术开始发展,经过200多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包氏正骨才从理论上、操作规程上创造了蒙医正骨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在第四代包氏正骨传承人、国医大师包金山的带领下,创造了‘三诊、六则、九结合’的蒙医正骨理论。”
“三诊”是指眼看、心想、手摸;“六则”是指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喷酒按摩、对症用药、调节饮食、功能锻炼;“九结合”是指医生与患者结合、三诊与X线结合、治疗与护理结合、固定与锻炼结合、意和气结合、神与形结合、喷洒与手法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内外因结合。
蒙医包氏正骨,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疾病等。
包氏正骨术因不打钢钉、不打石膏、不做手术、损伤小、痛苦少、疗程短、功能恢复好、基本不发生合并症、费用低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老百姓来就医、全国各地的医生来学习。包斯琴说,“有位台湾地区的医学生,上大学时在课堂上听老师说了蒙古的包氏正骨术,听说了我的名字,找了我12年,现在就在我这学习。”
几多辗转,终于采访了包氏正骨术第五代传承人包斯琴医生。包斯琴医生非常感激又自豪包氏正骨术可以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她一直在将包氏正骨术这种蒙医技术发扬,不仅传授给蒙古族弟子,还传授给汉人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