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代的茶叶论著,《茶经》、《茶序》、《茶 论》、《茶疏》、《茶录》、《茶谱》,每一部也没有离开“医”。同时,我国自古以来的医著,也都用字或图或表的形式,对茶做出了显要的记载。
神农时代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就是古代发现茶可治病与解毒的起源。
关于药用茶膏的最早记载,始见于唐代。唐人陆羽从唐代的制茶工艺中,发现了茶叶经加工后自然出现的部分“膏化现象”,他同时敏锐地感觉到这个“膏化现象”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的药膏有相似之处。于是,破天荒地第一次将这种物质冠以“膏”的名称记录在《茶经》里。
而我国古代的中医师们又不断尝试通过熬制的方法从动物或植物中提炼出他们认为精华的东西,引申为药膏。和传统药材原料相比,这种成膏的药具有一定的浓缩 性,不管是内服或外用均更方便,药性也更高,后来古人认为浓缩的都是精华。